提到衛星系統,大家第一個首先想到的肯定是GPS,不過眾所周知的是,GPS它是由美國所打造的一個衛星系統。 雖然其他國家也存在著伽利略,格洛納斯等衛星系統,但是如果真的說到高精度,其實一直以來運用更為廣泛的還是美國的GPS。 它能夠做到全天候,全球覆蓋進行使用,也因為這樣它被廣泛地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是一般情況下電子設備使用必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 在這樣便利條件的使用之下,雖然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大家肯定也還是發現了,使用美國的GPS也有很大的一個問題。 對其使用最大的問題也就是因為它太好,太過于全面和靈敏,所以在國家層面來說反而有泄漏隱私的危險。 GPS在運作中會采取非常多大家的數據,如果是日常生活其實還好,但是如果涉及到國家的一些信息戰略性問題,尤其是在軍事發展當中,那無疑是將我們的一些私密信息都暴露在外。 所以更好的還是能夠做到不依賴這一系統,我國也因此在不斷地努力研發我們自己的系統。 對此我國也有著自己的衛星系統,那就是“北斗”,這一位新導航系統是我國,為了達到國家安全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更高需求所自主建設的,它同樣能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 雖然說在精度以及一些要求上達不到GPS這樣的程度,但是這一系統可以符合我國在進行一些重要施工基礎時空時進行服務,也是很不錯的一個系統。 而且這也僅僅只是我國在衛星導航打破受到其他國家限制的一部分,我國已經做出了更大的突破,因為我國目前已經做到了無人機的自主飛行,蜂群無人機新技術。 英國的一期科學期刊中,公布了我國無人機密林自主飛行的突破,并且在其中著重指出的還有,我國的這一無人機突破了GPS的限制。 我國的這一款新的無人機導航系統,是不需要依賴GPS進行運作飛行的,在以往以來GPS進行飛行當中,需要進行大量的場景構建,而且還要鎖定目標,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在其中傳感器的使用上條件也不太理想,所以我國浙江大學就開發出了這一套系統,不僅降低了在導航系統上要求,而且也讓飛行過程更加靈敏。 這款無人機它的外型只有手掌大小,重量在300g,設計上它在保障了處理能力的同時,也降低了對于硬件上的一些要求。 這種配置可以用CPU提供實時畫面的攝像頭,之后就可以對場景進行鎖定,只需要100g的電池就可以飛行11分鐘,在許多事項上都是接近一個理想化狀態的。 在它自己的算法當中,它可以自己繪制出周圍環境的3D圖像,通過圖像尋找影響其飛行的障礙物以及其他無人機,以此進行飛行模式的調整,最后算出最優路線進行行駛,在這一過程當中不需要人工操控和進行修改。 也就是這一無人機實現了10架協同飛行的一個試驗,而且它所飛行的環境更是在森林這一類復雜環境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達到這樣的程度,完全可以說明我國這一次所做下的這一突破,實在是太強了,它由此也引發了許多高度的點評。 新加坡的媒體就表示,我國主導的這項技術更是讓人聯想到了科幻小說中的場景,為此他們還引用了許多的相關電影表示他們對這一無人機的看法;除此之外,也有機器人專家表示,這是第一次有一群無人機能夠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中成功進行飛行。 就連英國的謝菲爾德大學也表示說,我們的這一機器是非常出色的一項工程,他們認為這是一項非常出色的成就,這些都是給予我國這一次無人機技術的一個高度評價。 其實針對于我國和西方國家在這一方面的技術發展,一直以來我們都受到西方國家的一些技術封鎖,但是卻在我們的技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西方國家卻反過來說我們不愿意進行技術分享,這多少顯得有些嘲諷。 不過值得一說的是,我國在這些年來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堅定態度,做到了許多技術上的突破,所以說我國現在在某些方面的科技完全有著自己的底氣。 興許也正是這樣,才讓美國這一類國家感受到了我國的逐步強大,希望我們提供技術分享。 相信我國這樣發展下去,在今后的技術革新上仍然是不可限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