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珠海航展的無人機比有人機要更加驚艷,畢竟天天看殲20也有點審美疲勞了,而不管是下一代艦載機,而是引而不發的轟20,都還要繼續等待。相比之下,無人機這次展現出的技術優勢,也讓人非常驚訝,并不亞于有人機。而且由于無人機的研發周期更快,型號迭代更加迅速,不少無人機甚至使用了一些六代機的技術,例如貼片雷達、智能蒙皮都已經成為現實了。 根據社交媒體報道,這次珠海航展上展示的中國電科JY-300空中無人機預警監視系統,就采用了一款非常特別的貼片雷達。這些貼片式雷達放置在機頭兩側,體積小,重量輕,不增加無人機負擔卻可以發揮很強的偵察作用。 除了中國電科的貼片雷達外,這次飛鴻無人機系列中的FH-901巡飛蜂鳥系統、FH-97高速隱身多用途無人機,則都裝備了智能蒙皮設備,可以快速感知敵方雷達信號,并且定位跟蹤,實時掌握電磁頻譜態勢并達到快速穿透的目的。 而這次航展中,不管是智能蒙皮也好,還是貼片雷達也罷,這些技術都說是現代航電雷達技術的巔峰,也曾經是六代機設想中的技術之一。通過智能蒙皮和雷達技術,戰機可以減少雷達設備占用空間,也可以避免雷達設備的方向性的桎梏,更加全方位的感知周邊情況,被認為是六代機增強感知能力的重要技術。不過這個技術也意外地貼合無人機的要求,這次國產無人機首先使用,既讓人意外,也在意料之中。 利用智能蒙皮感知技術,飛鴻-97巡飛蜂群系統可以進行大量無人機的編隊飛行,同時迅速發現敵方敏感雷達目標,并由于飛鴻-97釋放隨機攜帶的飛鴻901蜂群對敵方雷達進行打擊。實際上飛鴻901巡飛彈本身也是一種無人機,這相當于是無人機帶上無人機,也有網友表示禁止套娃!使用這種攻擊方式是,可以達到多層次、立體化。智能化的偵察打擊能力,豐富了無人機打擊的多樣性。 通過智能蒙皮加上蜂群攻擊,未來對于敵方敏感雷達目標完全可以不用考慮出動大量的前線戰機,而是使用飛鴻巡飛蜂群系統,搭配少數幾架的殲-16D電戰機進行電子干擾壓制即可。利用蜂群飽和攻擊的優勢,可以對敵方防空力量進行范圍式整體打擊,隨后殲-16D的在進行戰場毀傷評估,對部分重點和剩余目標用反輻射武器補刀即可。 總體來說,這次的國產無人機展現出的力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認知,尤其是對于戰術戰法的進步上,這反應出國內軍工對無人機整體作戰體系的深入深刻。從這方面來看,國產無人機相比于美國西方的同類產品已經有了相當的優勢。目前國內不少無人機都用于外貿,或許未來的他國戰場將成為國產無人機一展身手的好機會,而隨著更多的使用經驗和反饋,也將進一步提升國產無人機的技術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