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則浙江大學研制的“全自主微型無人機集群技術”引起了全球業界的高度關注,認為這項技術具備了全球領先水平,在未來很多領域都有重大的實用意義。 一個小小的微型無人機群怎么會引起這樣高度的關注呢?就是因為它可以在高障礙物環境當中飛行自如,就像動圖里這樣不受高密度竹林阻礙和干擾,可快速穿梭飛行。 玩過無人機的看官們都知道,它需要在比較空曠的環境下才能較好地以“上帝視角”觀察地面景物,很少在建筑物或者樹木密度很高的環境下飛行,這需要操縱手有很高的飛控技術,否則它會很容易撞上去的,其原因就是目前的微型無人機的自主避障能力達不到令人滿意的要求,這也大大限制了它在復雜環境當中的使用,比如說:消防隊使用無人機觀察建筑物內部的是否有人,搶險隊在密林當中尋找“驢友”…等等,使微型無人機的當前應用受到很大限制。 而浙大展示的這種無人機不但重量更輕,還采用了新的算法,自主能力要比使用GPS或者其它導航的微型無人機高很多,可以在障礙物密度很高的環境下使用,這樣就有效提高了應用范圍。 以往的無人機在進行較遠距離飛行時,都要事先進行航線規劃,并且要借著衛星導航進行飛行路徑修正,即便是這樣無人機也要在較空曠的環境下才能飛行,因為操縱手與無人機之間的信號傳輸和衛星導航信號傳輸都會有延時,在通訊密度越高的地方雜波干擾更大,就越會影響到無人機的安全飛行。 而浙大這型無人機卻大幅度減少了外部干預,是用了怎樣的高效的自主飛控軟件還不得而知,總之,一個字“牛”。 最新的科技成果通常都會用于軍事,這套無人機群在軍事當中應用會很廣泛,它不但可以進行一般性質的偵察圖像實時拍攝和傳輸,更可以在高密度障礙物(遮蔽物)環境下進行正常,比如說:在叢林戰當中飛進去發現利用植被偽裝的敵人,同樣也可在城市戰當中進入到廢墟發現暗藏的狙擊手或者火力點,就拿當前圍困“亞速鋼廠”地下城的俄軍來說,如果使用這套無人機群就能局部觀察到地下城里面的狀況。 這套無人機群可以相互間提供飛行數據支持,大幅度提升協同能力,據說瑞士無人機專家看到它的演示之后目瞪口呆,認為這種飛控技術非常的超前,甚至是有些顛覆性的。 去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彩虹–817”微型攻擊無人機,重量850克,一名操作員可以攜帶15個,但這種無人機仍然顯得很大,自主能力也沒有達到理想效果,需要人工干預的時間很長,而浙大這款無人機不到300克,操作員可以攜帶更多,而這還不是主要的,關鍵是它的自主能力基本達到了要求,可以在很復雜的環境里飛行,這樣就大大提高了隱蔽性和突然性,同時不依賴衛星導航就降低了被干擾后失控的可能,幾十架甚至上百架組成的自殺機群去攻擊敵方要員的成功率會大幅度提高。 這種用DJI“精靈”無人機在綁一枚槍榴彈去攻擊敵人的方式,與浙大無人機群相比顯得非常的原始。 現代戰爭中無人機已被廣泛應用,大到各種戰略/戰役型無人機,再小到用DJI民用玩具級無人機去充當班排級小隊的偵察機,但更小的超微型“蜂群”形式的無人機群受技術限制應用的還不多,主要就是飛控和自主能力不盡如人意,如果在技術上有所突破它們所發揮出的戰斗力更是驚人,完全可以達到“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作戰目的和巨大的令敵方“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威懾效果! 浙大的這款無人機群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但愿能出現彈幕里所說的效果,現在看來經過再完善它一定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