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伊古帶著任務來華,下一步美俄怎么談,要聽聽中方的意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謝爾蓋·紹伊古已于近日抵達北京,開展為期一天的訪問,討論安全領域的雙邊問題,以及國際和地區問題。 【紹伊古乘機抵達北京】 這是自紹伊古在去年5月從國防部長調任安全會議秘書以來的第三次訪華,訪華頻率粗算一下大概是三個月一次。這個數字不可謂不高,足以凸顯今天的俄羅斯對中國的依賴程度。 俄羅斯已經離不開中國了,而為了維持中俄之間的這段合作關系,確保俄羅斯內部不出問題,克里姆林宮也就需要在一些重要問題上充分考慮中國的意見。 【紹伊古和中國外長王毅展開會談】 就比如說美俄圍繞俄烏沖突展開的談判。紹伊古這次來大概率是來找中國“對表”的,確定一下雙方在俄烏問題上的利益共識,好讓俄羅斯在正式談判前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避免損害到中國的利益。 因為中國雖然是中立的第三方,既沒理由也沒必要摻和美俄兩國的談判。但問題是,俄羅斯能夠在美西方國家的全方位制裁下硬撐3年,打到現在也沒出現比較大的內部問題。中國的中立立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俄貿易額逐年增高】 中國沒有像美西方國家那樣對俄實施制裁,而是繼續和莫斯科保持緊密的經濟合作關系。同時由于制裁導致西方品牌全面撤出俄羅斯境內,俄羅斯一億多人的市場一夜之間出現了巨大的空白。 一系列因素使得在過去3年時間里,中俄之間的跨國貿易額是一年比一年高,顯著緩解了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俄之間的貿易決定了俄羅斯相當一部分戰爭潛力。所以俄羅斯能不能繼續把俄烏沖突打下去,與其說是看特朗普的想法,倒不如說是看中國的態度。俄烏沖突能不能停火,我們也有發言權,而且是很大的發言權。 這也是為什么前些天中俄兩國首腦通過電話后,隨即就有專家出來說:即使俄美關系出現轉變,中俄務實合作的基礎和方向也不會變。 俄羅斯也清楚這一點,知道中俄合作的分量遠比美國的大。但即便如此,隨著美俄關系轉暖后,輿論場上仍然出現了類似“美俄聯手反華”的聲音。而克里姆林宮顯然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堅定立場,告訴外界,克宮不會為了美俄關系去犧牲中俄關系。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上一次見面還是在2019年】 值得一提的是,從紹伊古的訪華行程僅有短短的1天來看,這趟行程很可能是臨時安排,為的就是盡快和中國通氣。而導致俄方這么著急的理由,大概率是美國那邊傳來了有關下一輪俄烏談判的消息。 按照英媒之前公開的特朗普“百日計劃”的時間表,特朗普的想法是希望能在2月底至3月初的這段時間里,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就俄烏問題展開會晤。 再考慮到前些天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科夫曾透露,美俄兩國正在積極籌備“普特會”,這場會面在未來一兩周內突然召開,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所以克宮方面有必要盡快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會讓紹伊古“臨時加班”也就不奇怪了。 至于中俄兩國會達成怎樣的共識?這個可能得等未來兩國官宣才能知道。但如果是站在俄羅斯的角度來看的,他們最希望的莫過于“不管談判的結果如何,中國都能夠保持現狀,繼續和俄羅斯開展經濟合作”。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因為盡管美俄之前在利雅得的談判開了一個不錯的頭,這并不意味著在“普特會”以及后續談判中,美俄兩國會繼續保持第一次談判的氛圍。 越往后的談判越會涉及美俄雙方的戰后利益分配問題,美國打算榨干烏克蘭的國家資源,盡可能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爭取收益,而俄羅斯則要拿下更多的控制區和人口。兩邊要是談不攏,繼續加碼上手段也不奇怪。 【特朗普打算完全吃掉烏克蘭的國家資源】 因此美俄之間的談判曲線搞不好是一個高開低走的形式,而這也意味著這場已經持續了3年的沖突還將繼續打下去。 屆時,俄羅斯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將進一步增加。而只要中俄關系保持不變,那克里姆林宮就還有把戰爭繼續下去的底氣。 當然對于中國來說,俄烏沖突還是趁早停戰最好。歐洲各國越打越窮,給我們的對外貿易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這一因素同樣需要俄羅斯在談判中顧及,而在權衡各方利益后,美俄談判也將會進入深水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