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工信部等5部門印發《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下稱《計劃》),搶抓機遇引導元宇宙產業健康安全高質量發展,有力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 《計劃》從近期和遠期兩個層面對元宇宙的發展做出系統謀劃。近期,到2025年元宇宙技術、產業、應用和治理等全面取得突破,培育3—5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打造3—5個產業發展聚集區;形成一批標桿產線、工廠、園區,并在生活消費、公共服務等領域出現一批新業務、新模式和新業態。遠景上,打造成熟工業元宇宙,建成泛在、通用、無感的元宇宙空間,推動實現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整體躍升。 來看5大舉措: 1.加強關鍵技術集成創新,強化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元宇宙中的集成突破,加快圖形計算芯片、高端傳感器、聲學元器件、光學顯示器件等基礎硬件的研發創新; 2.豐富基于手機、計算機、電視機等終端的元宇宙應用,發展全息實時通訊、3D實景地圖等超高沉浸感產品; 3.建設一批元宇宙創新應用先導區、科技園區、產業園,構建特色化的元宇宙產業集群; 4.探索工業元宇宙創新應用模式,加快推動工業數據要素資產化,打造工業數據資產服務平臺,探索工業數據確權、定價、交易和流通機制; 5.建立元宇宙數據治理框架,加強數據安全和出境管理,規范對用戶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等行為,提升數據安全治理能力和個人信息的保護水平。 加強元宇宙關鍵技術集成創新 在構建先進元宇宙技術和產業體系方面,《計劃》指出,加強關鍵技術集成創新,強化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元宇宙中的集成突破,推動智能生成算法、分布式身份認證、數據資產流通等元宇宙關鍵技術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的布局。 突破建模軟件、繪制引擎、物理仿真引擎、沉浸式視音頻編解碼引擎,構建一站式元宇宙開發平臺。并加快圖形計算芯片、高端傳感器、聲學元器件、光學顯示器件等基礎硬件的研發創新。 《計劃》明確,豐富元宇宙產品供給,加速XR頭顯、裸眼3D等沉浸顯示終端的規模化推廣,豐富基于手機、計算機、電視機等終端的元宇宙應用。發展全息實時通訊、3D實景地圖等超高沉浸感產品。 同時,著力培育元宇宙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產業創新聯合體,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的生態體系。鼓勵地方結合產業基礎,建設一批元宇宙創新應用先導區、科技園區、產業園,構建特色化的元宇宙產業集群。 截至今年4月,多地均已出臺相關政策促進元宇宙產業發展: 上海市提出以虛實結合、以虛強實價值為導向,推動元宇宙更好賦能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轉型; 浙江省提出全方位推進元宇宙產業鏈條化、規模化、國際化,推動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帶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電子信息制造業創新發展; 成都市提出構建起完整的元宇宙產業鏈,重點建設2個元宇宙產業發展集聚區等; 重慶市重點瞄準著名景區IP、重慶特色文化等領域,打造成為以數字內容制作為特色的全國知名、西部領先的元宇宙應用示范城市。 深化元宇宙在工業生產、數字生活領域的應用 在培育三維交互的工業元宇宙方面,《計劃》提出,加快重點行業工業元宇宙布局,針對家電、汽車、船舶、航空航天、重大技術裝備、電子信息制造等離散型制造業,加速實現基于工業元宇宙的跨行業協同。針對鋼鐵、紡織、電力等流程型制造業,推動工業元宇宙在物料配方優化、工藝模擬仿真等關鍵場景中的應用,強化流程排產、物料計算、材料追蹤等預測性服務能力。 《計劃》還要求,探索工業元宇宙創新應用模式,加快推動工業數據要素資產化,打造工業數據資產服務平臺,探索工業數據確權、定價、交易和流通機制。探索供應鏈金融應用模式,圍繞資產設備、訂單數據等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在打造沉浸交互數字生活應用方面,《計劃》提出,建設文旅元宇宙,圍繞文化場館、旅游景區和街區、節事活動等應用場景,提供數字藏品、數字人講解、XR導覽等產品和服務。加快元宇宙在廣電視聽場景的應用,推動建立元宇宙形態的節目制播體系,建立虛擬制作、虛實融合工具池及公共服務平臺,打造未來電視新模式,提升媒體服務能力。 華金證券研報認為,元宇宙技術在傳媒行業應用的主要機會在媒介變化與內容創新兩個方向。媒介端會出現新的“互聯網”公司搭建元宇宙等新型內容平臺。VR/AR終端及元宇宙平臺下,則將出現新的內容形態,并創造新的流量。包括廣告營銷、影視、游戲、數字人、數據與版權等公司都將參與新內容的創造,并享受新的流量紅利與變現模式。而AI技術的快速發展將進一步提升內容的生產效率與質量,加速其他新技術、新應用的普及。 加強元宇宙領域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計劃》強調,要構建系統完備產業支撐,建設元宇宙產業標準規范體系;圍繞基礎共性、互聯互通、安全可信、隱私保護和行業應用等,組織開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制定和預研。推動元宇宙標準化組織建設,鼓勵業界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 提升創新支撐能力,支持建設元宇宙重點實驗室、制造業創新中心、內容制作基地等載體,加強基礎技術研究,加快共性技術突破。并引導金融資本支持元宇宙發展,推動減稅降費政策向元宇宙相關產業傾斜,營造健康可持續的產融合作環境。 同時,還要打造一流基礎設施,建設5G-A/6G、千兆光網/萬兆光網、FTTR、衛星互聯網等新型網絡,以及云邊一體、算網一體、智能調度、綠色低碳的新型算力。發展元宇宙信任基礎設施,試點去中心化場景應用,支撐元宇宙可信存儲需求。打造元宇宙基礎設施綜合管理平臺,實現計算、存儲和通信能力的分布式協同,提升運營效率與可靠性。 此外,《計劃》強調,要持續完善元宇宙政策法規,加強元宇宙風險跟蹤研判,打造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治理體系。加強社會監督,防范概念過度炒作。常態化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建立安全風險事件處置機制。建立健全違法信息監測、識別和處置機制,遏制虛假有害信息傳播。建立元宇宙數據治理框架,加強數據安全和出境管理,規范對用戶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等行為,提升數據安全治理能力和個人信息的保護水平。 責編:萬健祎 校對:李凌鋒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